上海少云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
高中三年级化学期中测试题
考生注意:
答题前,考生务必在答卷纸上将名字及准考证号填写了解。
在规定的地区填涂有关信息。答卷时请用黑色水笔填写。
2.本试题共有40题,共3页。满分100分,考试时间60分钟。
可可以用到的相对原子水平:H-1 C-12 O-16 Na-23 Al-27 S-32 Ba-137
1、选择题(本题共40分,每小题2分,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)
空气是人类存活所必需的要紧资源。为改变空风韵量而启动的“蓝天工程”得到了全民的支持。下列手段不利于“蓝天工程”建设的是
A.推广用燃煤脱硫技术,防治SO2污染 B.推行绿化工程,防治扬尘污染
C.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,消除机动车辆尾气污染
D.加强石油、煤炭的开采速度,增加化石燃料的提供量
2.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
A.CO2的电子式:‥ B.乙炔的结构式:CH≡CH
C.CH4的球棍模型: D.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:
3.下列有关同位素的说法正确的是
A.18O的中子数为8 B.16O和18O质子数相差2
C.16O与18O核电荷数相等 D.1个16O与1个18O水平相等
4.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备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,下列叙述正确的是
A.X的原子序数比Y的小 B.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的大
C.X的离子半径比Y的小 D.X的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大
5. 过氧化氢中没有----------
A.离子键 | B.极性键 | C.非极性键 | D.分子间用途力 |
6.下列变化需克服相相同种类型用途力的是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.碘和干冰的升华 B.硅和C60的熔化
C.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 D.溴和汞的气化
7.硒(Se)与S同主族,下列可以用于比较两者非金属性强弱的是--------------
A.氧化性:SeO2 > SO2 B.热稳定性:H2S > H2Se
C.沸点:H2S < H2Se D.酸性:H2SO3 > H2SeO3
8.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定义的依据正确的是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.氧化还原反应:元素化合价是不是变化 B.共价化合物:是不是含有共价键
C.强弱电解质: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D.金属晶体:晶体是不是可以导电
9.下列哪种原因改变,会致使一个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会改变----------------
A.压强 B.温度 C.催化剂 D.反应物浓度
10. 能证明KOH是离子化合物的事实是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.常温下是固体 B.易溶于水 C.水溶液能导电 D.熔融态能导电
11.是电解质的是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.盐酸 | B.食盐 | C.液氯 | D.酒精 |
12. 常温下0.1 mol/L NH4Cl溶液的pH最接近于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. 1 B. 5 C. 7 D. 13
13.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.HCl→H++Cl- | B.H2CO3 |
C.NaCl→Na++Cl- | D.NH3·H2O |
14. 可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是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.H2S B.Cl2 C.NH3 D.SO2
15.可以用离子方程式H++ OH-→ H2O 表示的反应是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.氨水和盐酸 | B.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 |
C.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 | D.氢氧化铜和盐酸 |
16. 下列反应中,水作氧化剂的是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.SO3 + H2O → H2SO4 B.2K + 2H2O → 2KOH + H2↑
C.2F2 + 2H2O → 4HF + O2 D.2Na2O2+ 2H2O → 4NaOH +O2↑
17.下列褪色与二氧化硫漂白性有关的是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.溴水 B.滴入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
C.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.品红溶液
18. 海带提碘实验过程中,没用到的实验操作是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 )
A.溶解 | B.萃取 | C.蒸发 | D.分液 |
19.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---
A.d是负极
B.阴极发生还原反应
C.通电使氯化钠发生电离
D.阳极上发生的反应:2H+ + 2e → H2
20.钢铁在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时,有关微电池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
A.2H+ + 2e → H2 B.Fe + 3e →Fe3+
C.2H2O + O2 + 4e → 4OH- D.Fe3+ + e → Fe2+
主观题(共60分)
2、(本题共15分)
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。
碳 | 氮 | Y |
|
X |
| 硫 | Z |
回答下列问题
21.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原子共占据的轨道数是_________个,Y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,Z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种能量不一样的电子。
22.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
a.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,溶液变浑浊
b.在氧化还原反应中,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
c.Y和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,前者的分解温度高
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去讲解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是什么原因:__________
23. CO2的沸点__________ CS2(填“>”或“<”或“=”),原因是__________
24. 假如向B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,没沉淀生成,继续滴加适量的氨水后,则会生成白色沉淀。用电离平衡移动原理讲解上述现象。__________
25.过量的CO2通入NaOH溶液中,得到NaHCO3,在0.1mol/L的NaHCO3溶液中,c+c=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其中有关碳微粒的关系为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= 0.1mol/L。
3、(本题共15分)
氮有多种化合价,能形成多种化合物。工业上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置NO,有关反应为:
C + 2NO N2 + CO2。向密闭的2L容器中,加入NO和足量的活性炭,恒温条件下反应。
26.若2min内气体密度增大了1.2 g/L,则氮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mol/。
27.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=__________________,已知升高温度时,K增大,则正反应为______(填“吸热”或“放热”)反应。
28.在温度不变的状况下,要提升NO的平衡实际转化的比例,可以采取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。
29.下列各项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(填序号字母)。
a.容器内压强维持不变 b.2v正=v逆
c.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水平不变 d.混合气体的密度维持不变
30.已知NaNO2溶液呈碱性,则NaNO2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。
31. 在催化剂存在下,NH3可用来消除NO的污染,生成两种对环境无害的物质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:______________________,其中被氧化的元素__________ ,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。
4、(本题共15分)
某一兴趣小组离别KNO 3与NaCl固体混合物的实验步骤如下:
①混合物用蒸馏水溶解制成饱和溶液 ②将滤液冷却,结晶,离别出晶体
③趁热过滤,滤出析出的晶体 ④加热蒸发,至有较多晶体析出
32.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(用序号填空)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。
33.趁热滤出的晶体是____________;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34.滤液冷却后得到的晶体是__________ ,需冷却结晶是什么原因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35.欲得更纯的KNO3晶体,还需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。
另一兴趣小组的同学拓展了测定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水平分数的探究实验。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策略:
36.“操作1”的名字是___________,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。
37.滴加CaCl2溶液应“过量”,不然或许会使测定的结果__________ (填“偏大”或“偏小”),确定CaCl2溶液是不是过量的办法是__________ 。
38.该混合物中Na2CO3的水平分数为__________ (保留三位小数)
4、以前实验室制备纯碱(Na2CO3)的主要步骤为:将饱和NaCl溶液倒入烧杯加热,控制30—35℃,搅拌下分批加入研细的NH4HCO3固体,加料完毕,保温30分钟,静置、过滤得NaHCO3晶体。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、抽干,转入蒸发皿中灼烧得Na2CO3固体。
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 (g/100g水)
温度 溶解度 | 0℃ | 10℃ | 20℃ | 30℃ | 40℃ | 50℃ | 60℃ | 100℃ |
NaCl | 35.7 | 35.8 | 36.0 | 36.3 | 36.6 | 37.0 | 37.3 | 39.8 |
NH4HCO3 | 11.9 | 15.8 | 21.0 | 27.0 | — | — | — | — |
NaHCO3 | 6.9 | 8.1 | 9.6 | 11.1 | 12.7 | 14.5 | 16.4 | — |
NH4Cl | 29.4 | 33.3 | 37.2 | 41.4 | 45.8 | 50.4 | 55.3 | 77.3 |
39、 ①反应控制在30—35℃,是由于高于35℃NH4HCO3会分解,低于30℃则反应速率减少 ,为控制此温度范围,一般采取的加热办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
②加料完毕,保温30分钟,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
③过滤所得母液中含有NaHCO3、NaCl 、NH4Cl、NH4HCO3,加入适合试剂并作进一步处置,使__________(填化学式)循环用,收购得到NH4Cl晶体。
40、国内科学家侯德榜改革海外的纯碱生产工艺,使其愈加先进,被叫做侯德榜制碱法,生产步骤为:
①沉淀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;
__________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②在常温下,向饱和Na2CO3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会有晶体析出,此晶体是NaHCO3。析出该
晶体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;
在饱和的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的氨,再通入足量的CO2,会有NaHCO3晶体析出,若在饱和的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的CO2,再通入氨气,总是没晶体析出,缘由: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③检验商品碳酸钠中是不是含有氯化钠的操作办法为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